百鸟朝凤大圆台
“这是绝作,我给它标价6800万。”当“百鸟朝凤大圆台”设计者王为权给出6800万元的价钱时,现场一片哗然。
在第十届中国(东阳)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,“百鸟朝凤大圆台”被评为2015东阳市木雕•红木家具十大精品。这件作品以百鸟祝寿为题材,刻画了12种不同鸟类,各个唯妙唯俏,宛如活的一样,圆台中间,刻画的是百鸟之王凤凰,扭头傲视,凸显鸟王霸气。
整件作品取材紫光檀和大叶檀,采用“东式檀雕”技法,以传统浮雕技法为基调,汲取工笔重彩,以线立骨的艺术思维,集西方泥雕技术为一体的木雕技法,纯手工制作而成,花费2年多时间,标出6800万价钱还是有底气的。
在东博会上,除了这些大气的作品,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“老物件”。
非遗传承人秀绝活
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首次在东博会上亮相,就获得了相当高的人气。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手工艺绝活,吸引市民驻足观看。蓑衣、草鞋、面塑、米塑、棕绷床……一样样老物件勾起许多儿时的回忆。
米粒粘制而成的石榴
【西宅米塑】
小米粒大绝活
香蕉、石榴、南瓜、辣椒……乍一看还看不出它们的特别之处,但凑近看你就会发现,它们是用米粒、芝麻、红豆等粘制而成。
这些作品的制作人叫单夏香,今年61岁,是家里米塑的第三代传人。她告诉记者, 米塑是将米粒、芝麻等染色后,用胶水和糯米糊的混合物一粒一粒粘起来的,是个细致活,需要耐心,如粘一个“石榴”就需要3天的时间。
《芝麻魁星》是单夏香目前的“镇宅之宝”,她花了半年时间才制作完成,曾有人有意购买,但她没舍得卖。顾名思义,魁星是用芝麻塑成的,记者看到,这个魁星表情传神到位、形态逼真,几乎每个经过的人都要停下来看上几眼。
这些米塑造型立体,更神奇的是,它们里面都是空心的,这是怎么做到的?“我有自己的秘诀。”单夏香笑着说。在记者再三追问下,她才透露了一个关键词——打开,米粒或芝麻全部粘好后,打开一个小口,再用“秘诀”把里面的模型取出来。
取模型的时候要小心小心再小心,即使是单夏香这样的“老手”,也会在取模型时出错,功亏一篑。
米塑作品颇具特色,不仅小孩嚷着要买,连大人也爱不释手,不过单夏香都婉拒了。为了参加东博会,她加班加点多做了一些作品,想让更多的人观赏、了解这项非遗。

杜立孝编织棕绷床
【“棕艺”大咖】
与棕编相伴50年
“能不能便宜点?”在展会现场看到棕绷床,一市民十分喜欢,逛了一圈后,她又回来和杜立孝商量价钱。杜立孝是棕艺非遗传承人,有“棕编博士”之称。
受到席梦思床的冲击,越来越多打棕绷的师傅放弃了这个老行当,但杜立孝舍不得扔了这门好手艺,一直做了50年。
“棕绷床最流行的时候,我们村里(湖溪镇后山店东村)有100多个人做,现在只剩我带着四五个人在做了。”杜立孝说,他的棕绷厂每年生产400多张棕绷床,主要通过儿子开的网店销售。
棕绷床虽然已经过了鼎盛时期,但钟情于它的尚有人在,东博会开幕当天上午,现场就预定了30多张。
棕绷床只能手工制作,是个体力活,用棕丝搓成线,再拧成绳,密密麻麻地串编成床面。从棕丝到最后编织成床面,需要10天的时间,因为人手不够,杜立孝便请别人加工棕丝,省去拧绳的环节,也要花4天来编织。
杜立孝今年63岁,跟着他一起做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。“很少有年轻人来学这门手艺,以前我带过的年轻徒弟,最后都没有坚持做下去。”他说。